11月5日下午,新起点科研社团第二届“青椒”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论文颁奖仪式暨经验分享交流大会于东B102教室顺利召开。学院副院长程子彪作为社团指导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程子彪副院长与社团会长田智豪、团支书、副会长四人共同为“青椒论坛”学术交流竞赛中的优秀学子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学术探索中的创新精神与丰硕成果。聚光灯下,颁奖嘉宾与获奖同学亲切合影。张张笑脸,承载的是对科研的热忱与坚持,也定格下属于每一位学术追梦人的高光瞬间。
颁奖结束后,程子彪副院长为活动作指导发言。他殷切寄语全体青年学子:“大学生要敢想敢为,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更要推动知识‘落地生根’,在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同时,需兼顾高情商等‘软技能’的培养,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学术研究道路与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接着,一内容充实的“学术干货盛宴”正式展开!三位优秀学生依次上台,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分享了实用的论文写作经验。
田智豪同学围绕“论文写作基础与投稿技巧”展开讲解,系统剖析了学术写作的语言规范,强调严谨规范的表达是学术成果的“生命线”。他结合自身投稿实践,详细介绍了期刊选择的基本思路、投稿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帮助同学们规避误区,让学术成果顺利“破圈”。

母旭同学以优秀论文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剖析与展示,清晰呈现了高质量论文的创作逻辑、结构安排与亮点打造思路。同时,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个人论文撰写及团队协作的实战经验,涵盖从选题构思的方向把控到团队分工的高效协作,为有团队创作需求的同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参考范式。

曹艺严同学带来独家“五步论文通关路”秘籍,为初涉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了清晰的创作路径。他提出,论文写作应首先基于个人兴趣与专业优势,找准创作起点;其次要实现对文献的批判性阅读和转化,将被动借鉴转为深度对话,汲取有效学术养分;进而采用“拼积木式”写作方法,灵活整合碎片化思路;并着重强调“修改重于撰写”的原则,通过反复打磨推动论文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一方法体系凝聚了他在实践中的扎实积累与深入思考。

三位同学的分享内容各有侧重、层层递进,从基础规范到案例解析,再到独家技巧,系统覆盖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提供了一份扎实的“学术成长指南”,有助于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夯实基础、提升研究效率与成果质量。

本次“青椒论坛”优秀论文分享暨颁奖仪式至此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既是对学子创新精神的肯定与表彰,更是照亮青年学术之路的成长指引。愿同学们以优秀同学为标杆,怀揣热忱勇攀科研高峰,用青春智慧与不懈奋斗,为学术创新注入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