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三人”中的另外两人逝世之后的追忆之作。写这本书时,她已是耄耋之年。这个年纪的人,哪怕是年轻时脾气暴烈如火,此时也是收敛了;这个年纪的人,思想在不可避免了带上了一丝丝禅意。足够让他们以平和的,第三者的眼光去回想自己的往事。所以这本书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抱怨,悲伤,嚎哭,只有平静的追忆,怀念,感动,温情。读完之后,不能心平气和,却谈中带伤,一点点,伤痛,不扎人的,只让人铭记。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时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钱媛,直至1998年钟书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全书平平朴朴,并不带散文中常有的文气,散文如行云流水,随笔心动。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春日迟缓的清风,秋日飘飞的落叶,冬日温暖的阳光,那样的平静,柔和。有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感觉。让我有一种做三个人仿佛生来就该是这样,就该在一起,就该成为一家人的感觉。仿佛一个完整的圆,浑圆无缝隙,但缺了谁,就成了残缺的。
杨绛先生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没有多么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却处处含着思念,像杜鹃啼血,一声声地,如泣如诉,又似泣非泣。她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家,“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甘甜。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变得非常快乐”。如今我们仨,只余其一。相守相聚的简单愿望已破灭。杨绛先生没有了可承担的人,从此以后,困难就只能压在她瘦弱的双肩,苦涩艰辛再没有动力转成甜润,只剩下苦,苦,无尽的苦……
杨绛先生退缩了吗?显然是没有的,这位睿智的老人,终是以大毅力扛过了痛失爱侣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他平和,淡然,以最好的状态来好好生活,并不惧于触碰自己的伤疤来好好地写下追忆录。让世人记住了“我们仨”,不会让“我们仨”随着世界上唯一的知情人的逝去而消逝,这该是永恒。
我该是佩服她的,我将向她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我不说我要向她学习。我认为她的坚韧是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标志,而不是随意就能生成的。我只学着揣摩,尝试,感受,只盼我足够成熟时,回首往昔发现自身拥有一二丝杨绛先生的品格,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