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总结实践成果,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凝聚青年担当力量,10月29日下午,学院于东区A507会议室召开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大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天、各团队指导老师、学生代表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出席会议。

辅导员李丽首先介绍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整体开展情况。学院立足实践育人导向,统筹组建了6支特色鲜明的实践团队,分赴不同地区,结合专业优势开展差异化实践活动。她表示本次活动的圆满收官,是师生协同联动、聚力实干的成果。

带队教师代表何楠锋分享了其团队的实践经历与感悟。团队在红色教育基地淬炼思想、在产业园区探寻发展、在非遗工坊感受传承的丰富历程。她强调,“三下乡”是一堂“行走的成长课”,同学们在挑战中磨砺意志,在协作中深化情谊,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增进了对乡土中国的认知,这份经历将成为学子们宝贵的青春财富。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代表徐艺娟回顾了其团队从前期资源对接到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的实践历程。实践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协作与学院的全力支持,自己在专业实践、资源整合与团队管理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成长。

随后,6支实践团队在会上依次展示了他们的实践成果。各团队聚焦专业特色,在非遗活态传承、红色资源调研、产业帮扶赋能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了多元化的实践探索。据统计,本次实践累计服务群众达18.85万人次,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作品总播放量突破1.7万次,拍摄实践照片1.5万张,相关媒体报道浏览量超16万次。这一系列亮眼数据,是本次“三下乡”活动扎实成效的有力证明,也显著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力。
学院党委书记刘天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与丰硕成果,赞扬同学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展现了财经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强烈的责任担当。他指出,今年的成果固然丰硕,但更要思考如何巩固与深化。他希望全体同学将实践中的收获与体会转化为加强学习的内生动力,把个人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洪流,持续以所学所长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加生动的青春答卷。

本次总结大会的成功召开,既是对一段实践征程的深情致敬,更是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的崭新起点。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重要纽带,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引导广大学子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的脚步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生动实践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